中国高粱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穗部表型性状精准鉴定及综合评价
2022-06-01分类号:S514
【部门】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目的】通过对高粱种质资源穗部表型多样性与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筛选高粱优异种质,丰富高粱穗部相关性状的遗传信息,为现有种质资源的保护、高效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等提供参考。【方法】以 320 份来源于中国各地的高粱种质为供试材料,对其在 2 个不同生态环境下的 12 个穗部性状(粒长、粒宽、千粒重、籽粒硬度、籽粒容重、角质率、穗粒重、穗长、穗柄长、穗柄直径、一级枝梗长和一级枝梗数)进行精准鉴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高粱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 F 值及目标性状筛选出不同突出特点的优异高粱种质。【结果】各数量性状分布频次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趋势,籽粒硬度、穗粒重和籽粒容重、角质率 2 年间的频次分布和曲线走势分别在保定和晋中试验点较为相似,多数性状只在一个年份或单个试验点呈正态分布;除穗长和一级枝梗数外,其余性状的均值在同年两点间存在差异;12 个穗部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H')分布范围为 1.72—2.11,其中,籽粒硬度的多样性指数均值最高,一级枝梗长的多样性指数均值最低;籽粒硬度、角质率、穗粒重、一级枝梗长和一级枝梗数的变异系数均高于 30.00%;所提取的 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 65.39%;聚类分析将 320 份种质划分为 3 个类群,第Ⅰ类可作为筛选工艺(帚)用高粱的种质类,第Ⅱ类适用于粒用(酿造)高粱优异种质的选育,第Ⅲ类为穗部性状表现较差的种质;依据综合得分 F 值及目标性状筛选出具有不同突出特点的 29 份优异种质。【结论】参试高粱种质资源穗部性状表型变异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角质率和一级枝梗长的变异系数较高;粒长、粒宽、籽粒硬度、籽粒容重和穗粒重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一级枝梗长相对稳定;筛选出优异种质 29 份。
【关键词】高粱 种质资源 穗部 精准鉴定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000700,2019YFD100070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