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人民陪审活跃度的差异:比较与解释

2022-05-15分类号:D926.2

【作者】王翔  于晓虹  
【部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人民陪审活跃度不仅反映出普通公民参与司法活动的活跃程度,还关系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现程度和实施效果。人民陪审活跃度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明显的地方性差异,文章基于31个省份的跨案例比较,并辅以多家法院的访谈调研资料,系统识别了影响和制约陪审活跃度的体制性因素。研究发现,以司法公信力、陪审人力资源为代表的民主性资源,并不会带来高陪审活跃度;只有在法治水平、办案压力、财政资源供给等专业性资源的牵引和带动下,才能激发较高的陪审活跃度。民主化与专业化的交织关系构成了解释陪审活跃度差异的深层逻辑,也是理解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理论线索。在此意义上,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可以被视为是以专业化为底色的一种民主化实践。
【关键词】人民陪审活跃度  案例比较  民主化  专业化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人民司法的治理效能:陪审制度的法政治学探索”(项目编号:2021M701792);; 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民陪审制度与司法民主的北京经验——基于大数据分析视角”(项目编号:19ZGB006);;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司法大数据分析”(项目编号:2019THZWJC4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63222034)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