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地景区游客恢复性评价对环境负责行为意识的影响研究——以厦门鼓浪屿为例
2021-12-15分类号:X322;F592.7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德国汉诺威大学景观与环境规划研究所
【摘要】遗产地景区旅游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但大量的访客也给遗产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研究根据唤醒理论和自我调节态度理论,从游客角度入手,将恢复性评价作为认知评价,满意度作为情感响应,环境负责行为意识作为情绪启动结果,构建遗产地景区游客的心理模型,以世界遗产地厦门鼓浪屿为例,研究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厦门鼓浪屿具有恢复性环境特质,以魅力性特征影响公众恢复性评价程度最大;(2)遗产地景区游客的恢复性评价对满意度有直接显著正影响;(3)遗产地景区游客的恢复性评价对其环境负责行为意识无直接影响,但二者之间可通过满意度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效应,说明游客在遗产地景区访问过程中,其环境负责行为意识的激发是一个渐进式的心理过程。
【关键词】遗产地景区保护 恢复性评价 满意度 环境负责行为意识
【基金】武夷山国家公园研究院专项(KJG20009A);; 闽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YSYL-kjtd-2);;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森林公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学技术研究项目(PTJH15002);; 森林公园游憩质量评价及数据可视化呈现资助项目(JAT190147)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城市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