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畜牧业的影响研究
2021-12-26分类号:F832;F326.3;F49
【部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了社会的产业格局,同时对事关我国居民"菜篮子工程"的传统行业——畜牧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在畜牧业内更好的服务路径,本文基于2014~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以及国泰安县域经济数据库等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当年肉类总产量和当年牧业增加值。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肉类产量占比较大且生产周期较短的畜种(如家禽和生猪)的年末存栏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对肉类产量占比较小且生产周期较长的畜种(如牛、羊)的年末存栏数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建议我国进一步推进畜牧业的数字化建设进程,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推出更为灵活多元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以惠及更多的农民群体,特别是生猪和家禽养殖户。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畜牧业 固定效应模型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参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