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原料生物炭对酸性红壤氮素转化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2022-03-14分类号:S153

【作者】王吉元  夏浩  李宇轩  王响玲  姜存仓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探究施用不同原料生物炭对酸性土壤改良及氮素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影响,以酸性红壤为供试土壤,添加水稻秸秆、稻壳及木屑3种原料制备的生物炭,开展为期50 d的室内培养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单施化学肥料(F)、水稻秸秆生物炭+化学肥料(B1)、稻壳生物炭+化学肥料(B2)、木屑生物炭+化学肥料(B3)共5个处理,测定土壤基础理化性质、酶活性及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分析土壤性质与氮素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生物炭对土壤pH提高效果高于木屑生物炭和稻壳生物炭,与CK和F处理相比,B1处理使土壤pH提高了0.10和0.64个单位,且B1处理土壤有机质、总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用肥料(F)和生物炭(B1、B2、B3)显著提高了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且不同原料生物炭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培养50 d后,B1、B2、B3处理平均氮素矿化速率相对于F处理分别降低了81.5%、87.6%和28.1%。与F处理相比,B1、B3处理能固持土壤硝态氮,并分别使硝化速率提高了12.0%和16.0%,而B2处理使硝化速率降低了18.5%。此外,不同生物炭处理的土壤碳氮转化相关酶活性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原料生物炭对酸性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土壤性质的差异可对氮素转化产生影响,合理施用生物炭可固持土壤氮素,减少氮素损失。
【关键词】生物炭  酸性红壤  土壤理化性质  氮素矿化  硝化作用  土壤酶活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704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0803)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