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彩礼何以可能:一种基于劳动激励与消费机制的建构论阐释
2022-03-05分类号:D422.6;F126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
【摘要】近年来高价彩礼现象屡见不鲜,在彩礼上涨过程中宏观层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丰富彩礼劳动补偿说和财产转移说基础上,以河北省农村为例,从机制变迁视角揭示了彩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解释机制变迁带来的相关行动者对于彩礼意义的重新解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劳动激励机制由劳动爱国转向劳动致富,消费机制由爱国节约转向消费主义。由此带来彩礼上涨的物质基础是个人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且产生个体之间差距,彩礼成为弥补收入和消费差距的重要来源;带来彩礼上涨的心理基础是追求个人收入和消费成为合理诉求,彩礼成为满足需求的重要来源。两种机制的转型推动着承载了劳动收入差异补偿功能和消费能力转移功能的彩礼由仪式化向世俗化转变。天价彩礼的形成不仅是个体主观选择的结果,也是社会机制建构的结果,需要从宏观的、综合的视角进行理解。
【关键词】农村天价彩礼 劳动激励机制 消费机制 劳动收入补偿 消费能力转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空间对彩礼的影响机制及其治理研究”(18CSH009)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