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贡献指数和MGWR的生境质量时空响应——以山东省海岸带为例

2022-02-15分类号:F301.24

【作者】盛舒童  刘艳芳  刘耀林  
【部门】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从土地利用演变视角揭示山东省海岸带生境质量的时空异质性并比较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或转移方式变化对生境质量高低的影响,对科学合理调控土地利用配置有重要参考价值。利用InVEST模型测度山东海岸带生境质量,构建栖息地质量变化指数(HQC)和土地利用变化贡献指数(CI)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进一步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剖析生境质量在空间上的响应。结果表明:(1)1995—2018年,研究区内土地利用总数变化甚微,减少了58.42 km~2,水域、建设用地增幅大,草地、未利用地减幅大,始终以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总和占比超过70%。(2)1995—2018年,研究区内耕地多向莱州湾、烟台、威海海岸带转变为建设用地,向外转化比例为26.16%;建设用地向外分散式扩张,近三年多转为水域;水域和林地成为两大主要生态源地。(3)1995—2018年,研究区栖息地质量上升了0.075,均值为0.34,处于中等水平,由内陆向沿海提升。单位面积水域转为建设用地对生境质量影响的贡献程度最大,生境质量下降显著;94.82%的未利用地转为水域,大面积土地转移提高了生境质量。(4)环渤海地区及岸带北部生态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增加引发显著的生境质量正响应;青岛、日照、威海及海岸带东南部建设用地的增加引发显著的生境质量负响应。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境质量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山东省海岸带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503601)
【所属期刊栏目】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