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渐变和骤变下凡纳滨对虾ddit4l基因的表达分析
2022-03-08分类号:S917.4
【部门】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摘要】为探索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DNA损伤诱导因子-4 (DNA damage inducible transcript 4-like, ddit4l)的结构及功能,以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序列为基础,采用直接PCR扩增方法,获得ddit4l完整的ORF序列(Lv-ddit4l)。该基因的ORF长495 bp,编码16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8.51 kDa,理论等电点为5.35,包含一个RTP801C超基因家族功能结构域。多序列比对结果和系统进化树显示,Lv-ddit4l与北太平洋雪蟹(Chionoecetes opilio)的同源性最高,为59.76%,且与北太平洋雪蟹先聚为一支。组织表达结果显示,Lv-ddit4l在眼柄、鳃、肝胰腺、神经、肌肉5种组织中均表达,且表达量基本相同。在温度渐变和温度骤变下,Lv-ddit4l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变化模式有较大差别。与26℃水温(对照组)相比,水温渐变至32℃时,眼柄中Lv-ddit4l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之后水温缓慢升至最高温38℃再以同样的速度回温。回温至32℃时,鳃、肝胰腺中Lv-ddit4l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当环境温度分别从38℃、36℃恢复回26℃后,凡纳滨对虾体内原先上调表达的Lv-ddit4l表达量呈下调恢复趋势。研究表明,Lv-ddit4l可能与凡纳滨对虾响应高温胁迫过程相关。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高温 Lv-ddit4l 基因表达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706203);;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SD2019YY001);;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9LZGC0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创新团队项目(2020TD26,2021CG01)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渔业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