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者的股票出售行为画像——处置效应研究新进展
2022-03-05分类号:F832.51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股票投资能否获利,除了与买入行为有关,更与出售行为有关。以往研究揭示,投资者的出售行为系统偏离理性预期,并不依据未来收益,而是依据过去盈亏做决策。投资者倾向于“售盈”而“持亏”,被称为处置效应。本文利用2011~2017年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大样本账户数据,对投资者的出售行为进行画像。首先,发现了处置效应的存在性,个人投资者90%的情况下持股时间不超过20个交易日,持股时间越短,处置效应越明显。其次,发现了处置效应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即投资者对“售盈”和“持亏”的敏感度不同,并与美国市场表现不同。为了剖析中国投资者独特的处置效应形状的成因,根据处置效应的原理将出售行为特征划分为两个部分:(1)“扳本”效应,在持股收益由负变正时投资者出售倾向跃升,即处置效应在参考点处陡增。这部分原因约占总体处置效应的13%,且对处置效应的贡献度随持股时间的增加而减小。(2)盈亏敏感性差异,卖出决策对盈利的敏感性大于对亏损的敏感性,处置效应呈现不对称V形,出售对盈利的敏感度是亏损的6.03倍。上述成因在理性程度不同的个人投资者、公募基金样本的对比分析中得到验证。本文的结果有助于理解A股的价格形成机制,对投资者能否以及如何才能实现收益有启发。
【关键词】投资者行为 股票出售 处置效应 V形 扳本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危机冲击下的民营企业韧性度量与提升路径:基于温州的调查研究”(72173081)、“交易传染与非理性价格形成:基于投资者画像的精准识别”(71773072)、“中国资本市场行为特征对因子定价模型的影响及其监管研究”(72073088)、“信息型市场操纵经济后果及其监管研究”(71773073)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世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