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丰产与稻田甲烷减排协同的研究展望
2022-01-26分类号:X71;S511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摘要】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稻田是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人为排放源之一,稻田甲烷减排对农业碳中和意义重大。稻田甲烷排放是甲烷产生和氧化的净效应,与水稻植株和农艺措施密切相关。为此,本文重点论述水稻丰产条件下植株特性、农艺措施及两者互作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机制。同时,本文还明确了我国水稻生长季甲烷排放动态的主体模式,即排放高峰期在分蘖末期、拔节前甲烷排放占57%~66%。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未来应加强泌氧能力强的水稻品种选育,优化秸秆还田和前期水分管理技术,探索土壤微生物减排调控途径,实现水稻甲烷减排;同时,各区域应因地制宜采取合理农艺措施搭配,集成稻田丰产减排的技术新模式。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 甲烷 稻田 植株特性 农艺措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2206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KJYQ202101)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