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信息干预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吗——来自太湖流域农户行为实验的证据

2021-12-15分类号:X799.3

【作者】刘余  朱红根  张利民  
【部门】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  
【摘要】源头分类是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主要思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收官之际,面对经济型政策效果持续性不强问题,迫切需要重视环境、健康及技术信息等非经济型政策的干预功能。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状况,以太湖流域为案例区,通过开展行为实验,探讨信息干预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且技术信息干预效果强于环境信息和健康信息,可见农户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垃圾分类效果的重要前提;对不同垃圾类别而言,信息干预效果存在异质性,其中,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环境信息干预效果最为显著,对于有害垃圾,技术信息干预效果最为显著;研究还发现,和谐互助的社区氛围也是信息干预产生显著效果的重要基础。因此,各地政府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应当按照“技术信息干预—环境信息干预—健康信息干预”的优先序进行,但也应结合当地生活垃圾分类现状,明确欠缺分类的垃圾类别,因地制宜地选择信息干预内容,同时提高乡村治理水平,营造良好和谐的社区环境,高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效果的改善。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生活垃圾分类  信息干预  分类准确度  行为实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信息干预下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选择、绩效评价及治理机制研究”(编号:720730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产业扶贫政策的福利效应、模式比较与瞄准机制研究”(编号:71973061);;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研究”(编号:20GLA003)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