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比较教育研究理论取向:话语争鸣及超越
2022-01-10分类号:G40-059.3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摘要】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比较教育学者自觉汲取更宏观的哲学社会学思潮来阐释该领域的相关问题,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学科理论取向,如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取向、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取向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取向。在每一种理论取向的关照下,诸如现代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依附理论、解放理论等具体学术观点和主张被用来解释该研究领域的相关现象和问题,这为比较教育研究带来了丰富的话语体系,推动了学科理论建构和学术思想的争鸣。在当今时代的大变局之下,我国的比较教育研究需要正视两百多年来比较教育学科积累下来的学术遗产,在世界学术舞台上贡献自己对学科发展的思考和中国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案,由此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变革中寻求超越。这也是我国比较教育学者应当肩负的时代责任。
【关键词】比较教育 结构功能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基金】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一带一路’国家与区域教育体系研究”(课题编号:19JZD052)
【所属期刊栏目】比较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