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合作社的农业标准化效应——基于ESR模型的计量分析
2021-12-15分类号:F321.42;F322
【部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全国典型地区350份有效合作社的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示范合作社的农业标准化效应。研究发现,示范社具有显著的农业标准化效应,即合作社的示范认证显著增进了农业标准化。示范社对农业标准化的影响机理表现为,示范社在土地、资金和技术等要素上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成员进行标准化生产,并对成员的农业标准化行为进行控制,进而推动农业标准化实施。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级别的示范社对农业标准化的增进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对农业标准化的增进效应显著高于市县级示范社。此外,示范社对新生代社长和有基地合作社农业标准化的增进效应更大。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示范社动态监测、加强示范社自身建设、培育优质示范社基地和加快农业标准化规则完善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示范合作社 农业标准化 ESR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政策评估与管理”(编号:7202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生计恢复力视角下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脱贫模式、返贫风险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创新研究”(编号:71973104);;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大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19JHQ015);;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内涵、关键问题和实现路径”(编号:20JT044)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