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户增收吗——兼论农户参与模式异质性的影响
2022-01-24分类号:F323.7;F724.6;F323.8
【部门】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中共内江市委党校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重庆市云阳县、奉节县和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三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746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实证检验农产品电子商务及不同模式对贫困地区农户增收的影响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于农户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相对于未参与电商的农户,参与电商的农户人均净收入增加33.4%~39%;不同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农户增收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其中网络直销模式的增收效应最大,电商企业带动模式次之,地方政府带动模式最小;户主及家庭特征、地区特征、基础设施条件是农户采纳电子商务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深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偏远农村的融入、差异化发展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现模式、强化农户电商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培训、加强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 农户增收 参与模式 PSM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农户福利增长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编号:17BJY143);; 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基于农户福利增长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编号:BSH201711);; 成渝经济协同中心2018年度招标课题“成渝经济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编号:KFJJ2018015);;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商贸流通团队(编号:CJSYTD201701)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