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屠宰场鸡源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征分析

2022-02-23分类号:S852.61

【作者】孙乃岩  龚倩梅  胡建春  李帆  刘永仕  黄金虎  王丽平  王晓明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调查鸡源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流行及其相关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情况,以了解鸡源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0月至11月间于江苏省某屠宰场鸡盲肠样品中分离美罗培南耐药大肠埃希菌,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同时采用普通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_(NDM)、bla_(KPC)、bla_(VIM)、bla_(OXA)、bla_(IMP),并通过接合实验分析bla_(NDM)基因在菌株间的转移性,最后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bla_(NDM)阳性菌株进行MLST分型,并使用MEGA6.06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37株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全部表现为多重耐药,其中,所有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美罗培南和头孢噻呋耐药,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情况也较严重,但对替加环素均敏感。PCR检测结果显示37株分离菌株全部携带bla_(NDM),测序比对发现均为bla_(NDM-5)亚型,未发现其他相关碳青霉烯耐药基因。接合转移实验表明bla_(NDM-5)位于可接合型质粒中,可在不同菌株间进行水平转移,体外竞争试验显示接合子存在一定的适应性代价,但其与受体菌在相同生长环境下仍具有相似的体外相对竞争力。携带bla_(NDM)的质粒在无抗菌药物压力下仍能在受体菌中稳定存在。MLST分型显示37株大肠埃希菌可分为12个ST型,其中ST101为主要流行株,占40.5%(15/37),其次为ST156型,占13.5%(5/37),其余ST型占比都低于10%。系统发育树表明在进化上,ST101与ST7593可能为同一起源,ST354、ST362、ST2895为同一起源,其他几种ST型无近缘关系。[结论]本试验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主要因产NDM导致,且携带NDM的质粒易通过接合作用在菌株间水平转移,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监测。
【关键词】鸡源大肠埃希菌  碳青霉烯  耐药性  bla_(NDM)基因  接合转移
【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200535);;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2002330);; 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2020M671526);;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2021K335C)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KJQN202135)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