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DNDC的茶园土壤碳素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

2021-12-01分类号:S571.1

【作者】税伟  吴朝玮  付银  
【部门】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摘要】目的 通过探究福建省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储量,揭示各碳素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为减少茶园温室气体排放和建设生态茶园提供决策支撑。方法 运用反硝化分解(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 DNDC)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茶园土壤碳素进行模拟和研究。结果 (1) 经过参数率定的DNDC模型对茶园土壤碳素动态循环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 安溪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丰富,土壤肥力较好。凋落物输入碳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平均输入量为505.52 kg·hm~(-2),而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CO_(2)排放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出的重要途径,平均CO_(2)排放量为883.78 kg·hm~(-2);(3) 茶园SOC_(10~20cm)量、凋落物输入碳量、CH_(4)排放量、CO_(2)排放量均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安溪县西部的低山与中低山地区;(4) 初始土壤属性中黏粒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其中土壤黏粒含量对茶园土壤CO_(2)排放量和CH_(4)排放量的影响最强且负向作用效果明显。结论 安溪县西部等低山和中低山区域土壤肥力较好,但亦应谨慎对待该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问题,可采用合理的茶园管理方式权衡茶园土壤碳素输入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关键词】DNDC  安溪茶园  空间统计分析  碳素模拟  温室气体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及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2016YFC050290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