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政策影响了债券评级质量吗?——理论框架与经验证据
2022-01-18分类号:F832.51
【部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近年来,减少金融监管对信用市场的干扰已成为我国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构建包含监管部门、评级机构和债券发行方等主体在内的三阶段博弈论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监管政策对债券评级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监管部门提高债券评级要求会导致市场充斥大量违约风险较高的债券。为了增加评级收入,评级机构会给出虚高评级。在此基础上,基于2017年4月7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调整交易所债券市场上信用债券质押入库资格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15—2019年我国企业债发行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进一步实证检验了监管政策调整对债券评级质量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提高债券资格门槛会助推债券评级上升,但政策实施前后债券的利差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即监管政策调整助推了债券评级虚高。因此,监管部门需改变通过评级结果来识别债券风险的传统监管思路,应尝试构建多元化的信用监管机制。
【关键词】监管政策 债券评级 评级虚高 评级依赖 信用债券质押入库资格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科技发展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金融科技‘业务-技术’二元发展趋势的视角”(72103011)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