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视域下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调查与分析
2022-02-16分类号:G122;G250.7
【部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
【摘要】[目的/意义]文化遗产图像是人类文化记忆的重要资源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人文学科研究的关键研究材料和重要研究对象。数字人文视域下,对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开展系统性调研,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远读的概念,推动对海量文化遗产图像的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实现对其价值的挖掘。[方法/过程]首先,从数字人文的远读理念出发分析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的基础理论;其次,提出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的构成框架,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开放编码等方法,从远读可视化任务、可视化交互、图像视觉特征与属性、用户以及视觉呈现等维度对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再次,探讨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的阅读路线与阅读结构;最后,总结梳理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果/结论]远读已经运用在对文化遗产图像资源的分析与展示等方面,同时注重远读与细读的结合。对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的阅读可以分为扁平型和递进型两种结构。文化遗产图像远读可视化仍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质,在理论指导、智能化技术与方法应用、可视化交互与支撑人文研究等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文化遗产 图像资源 远读 数据可视化 数字人文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化遗产图像资源关联数据集成与叙事化呈现研究”(项目编号:21CTQ04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数字人文的非遗知识组织与可视化表示研究”(项目编号:2019M662727)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图书情报工作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