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乡村能源转型的学理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视角
2022-03-01分类号:F323.214
【部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摘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观,中国乡村能源转型以"代谢断裂"复归正常的物质变换为原则,秉承绿色发展观,平衡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长短期利益关系;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劳动正义观,中国乡村能源转型以创新科技发展为依托,加速生产力发展,更新乡村能源产业财富积累方式,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观,中国乡村能源转型顺应城乡融合历史进程,激活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空间,增强区域能源互济的规模效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观,中国乡村能源转型减少机会差异,衔接代际传承,形成能源供应政府—市场联动机制,走向当代与后代的"绿色共富"。树立以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为理论基础、与中国文化品格相适应的中国特色"能源正义观",有助于把马克思能源正义话语操作化为由表及里的碳治理逻辑,发酵为乡村振兴的深层力量。
【关键词】能源转型 碳中和 乡村振兴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多模态能源舆情话语的认知批评研究”(21YJA740055)
【所属期刊栏目】改革与战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