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国际友好城市与中国出口贸易

2022-03-16分类号:F752.62;F299.1

【作者】杨婧宇  陈强远  钱则一  
【部门】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美国克拉克大学经济系  
【摘要】作为正式协议和制度安排的重要补充,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加强了中外城市之间的信任和深层次交流,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催化剂和助推器。本文从外贸高质量发展视角切入,基于2002—2015年287个中国城市与136个国家或地区的匹配对数据,考察了国际友好城市形成的“朋友圈”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城市间的出口贸易。研究发现:(1)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协议使得中国城市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提高了10.0%和11.6%。(2)国际友好城市的贸易促进效应更多源于贸易创造而非贸易转移。(3)除了影响出口集约边际,国际友好城市还从产品种类数和高技术行业所占比例等方面促进了出口扩展边际。(4)以非典和全球金融危机作为事件冲击,国际友好城市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城市出口的风险抵抗能力。(5)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友好城市协议对非“一带一路”倡议国家与地理邻近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促进效应更明显。以上结果得到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支持。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国际友好城市的经济内涵以及探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国际友好城市  出口促进效应  非正式制度  风险抵抗  二元边际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迈向高质量的中国城市技术创新:测度、机理与效应”(72073093);;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技术创新质量的微观测度与提升机制设计”(21XNA008)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