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沙地小叶锦鸡儿种子虫害及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2022-01-15分类号:S763.7
【部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通辽市库伦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通辽市奈曼旗大柳树国有治沙林场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皋兰生态与农业综合研究站
【摘要】种子虫害严重阻碍了我国北方锦鸡儿属(Caragana)灌木造林和产业化利用工作的开展。为此,本研究通过探究科尔沁沙地结实初期(6月9日)、结实中期(6月18日)、结实后期(6月27日)和结实末期(7月6日)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植株不同部位(东、南、西和北)的种子虫害情况及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分析虫害发生特点并制定专向防治措施。结果表明:结种量、虫害率和种子质量在不同部位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种量在结实初期后显著下降(P<0.05),之后在结实中期趋于稳定。植株成功结种率稳定为89.2%。虫害率由结实初期的7.4%急剧上升至结实中期的19.3%,并在结实后期之后稳定为22.8%。虫害对种子质量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P0.05)。本研究明确了小叶锦鸡儿种子害虫的为害程度和发生特点,有助于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锦鸡儿属灌木种子虫害的调查和防治工作。
【关键词】小叶锦鸡儿 结实期 植株部位 种子质量 虫害率 种子害虫 虫害发生规律
【基金】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项目(KFJ-FP-202104);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6020104)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