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资本论》“剩余价值”概念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概念的充实与发展

2022-01-15分类号:F014.39;F014.2

【作者】刘道一  刘云喜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学人事处  
【摘要】在研究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进程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如阿尔都塞提出了马克思前后期理论存在根本性"断裂"的观点,这样的论点后来更泛化为"两个马克思"的论调,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从异化劳动概念所蕴含的无产阶级立场、基本理念、劳动原则展开分析,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发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在异化劳动概念提出以后,马克思经过二十多年的深入研究与思考,最终将剩余价值而非异化劳动确立为他的经济学说的核心概念,内在原因正是他发现了异化劳动概念的缺陷。剩余价值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坚持和发展异化劳动概念的理念和原则,克服其缺陷并进一步对其内容加以充实完善的结果。所以,《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概念是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概念的批判、充实和发展。
【关键词】异化劳动  剩余价值  “两个马克思”  无产阶级立场  劳动原则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014)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