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教育对人格特质的性别化筛选和培育作用——基于双重差分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

2021-12-10分类号:G521

【作者】牛新春  刘河清  杨菲  杨滢  
【部门】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摘要】本研究借鉴心理学大五人格的界定,参考经济学人力资本与筛选理论的争议,考察教育对人格特质的性别化筛选和培育作用。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6少儿与成人数据,本研究比较未能升学高中与成功升学高中、未能升学大学与成功升学大学的男性和女性,考察其在情绪稳定性和宜人性两个维度的差异及四年中的变化。描述性和双重差分分析确认以下结果:第一,教育程度越低,性别化的人格特征越明显;教育程度越高,双性化甚至异性化的人格特征越明显。初中到高中阶段男性开始呈现人格双性化,高中到大学阶段女性开始呈现人格双性化。第二,初中和高中教育都大幅筛选了男性的宜人性,似乎也都培育了男性的宜人性。第三,初中和高中教育都筛选了女性的情绪稳定性,初中教育似乎也培育了女性的情绪稳定性。这些结果表明初、高中教育通过异性化筛选促使了高教育水平个体的人格特质双性化。教育对男性宜人性的大幅筛选对男性的长期性发展具有负面意义,教育对人格的有限培育作用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大五人格  性别差异  筛选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双重差分  追踪调研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