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20年广西甘蔗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2022-03-24分类号:S566.1
【部门】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 柳州市气象局 广西科技大学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摘要】【目的】分析近60年广西甘蔗不同生育期的干旱时空特征,为广西甘蔗防旱避灾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广西甘蔗发育期、土壤资料和气象数据,在重点考虑降水有效性和作物系数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采用线性和周期的时序分析法及空间站点技术进行甘蔗生育期内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年际干旱发生率在甘蔗工艺成熟期最高,茎伸长期次之,苗期和分蘖期较低,其中,苗期、分蘖期和茎伸长期的干旱以轻旱和中旱为主,工艺成熟期以重旱和特旱为主,研究时段内各等级年际干旱发生率无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但有2~5年尺度的周期变化,发生年份以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为主。在空间分布上,苗期的轻旱和中旱主要分布在桂西和桂南,轻旱发生频率在40%以下,中旱发生频率在30%以下,重旱发生频率低于10%且分布范围较小;分蘖期的轻旱在全区各地均有发生,其中,桂西南发生频率最高,普遍在21%~40%,中旱主要分布在桂西南,发生频率低于10%,重旱发生频率低于10%且范围较小;茎伸长期的轻旱在全区均有分布,发生频率在11%~70%,其中,中旱主要分布在桂东北,发生频率在21%~60%,重旱主要分布在桂东北,发生频率在20%以下;苗期、分蘖期和茎伸长期无特旱发生;工艺成熟期的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在全区均有分布,其中,轻旱发生频率在30%以下,中旱和重旱发生频率在40%以下,特旱发生频率最高、分布最广,发生频率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桂中、桂南和桂东,发生频率达31%~50%。【结论】广西甘蔗发育过程中苗期、分蘖期和茎伸长期的干旱以轻旱和中旱为主,工艺成熟期以重旱和特旱为主,桂中、桂南和桂东等区域甘蔗工艺成熟期的重旱、特旱每2~3年一遇,是干旱防灾避灾的重点关注区域。
【关键词】甘蔗 干旱 降水量 作物系数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广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肥料氮利用与土壤氮迁移研究”(3186059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159028,2020GXNSFAA297015,2018GXNSFAA281001);; 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PAAA0602)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