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水源涵养特征
2022-02-18分类号:S152.7
【部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辣椒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摘要】【目的】探索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水源涵养量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土壤蓄水能力评价土壤的水分涵养量特征;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土壤水源涵养量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贵州赤水河流域0~20 cm土层总水源涵养量在64.6~136.4 mm,平均99.9 mm;土壤有效水源涵养量在19.0~122.4 mm,平均81.2 mm;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总水源涵养量和有效水源涵养量呈东北低,西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县域土壤水源涵养量差异较大,大方县土壤总水源涵养量和有效水源涵养量最大,其次为七星关区,赤水市土壤总水源涵养量最小,仁怀市土壤有效水源涵养量最小。【结论】贵州赤水河流域土壤水源涵养量偏低,不同县域中赤水市和仁怀市水源涵养量较小,应当提升对该区域土壤水源涵养的保护力度,实现区域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赤水河流域 土壤 水源涵养量 空间变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32);;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9]2266,黔科合支撑[2018]2340);;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黔科中引地[2019]4003号);; 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地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AESMA-OPP-2019004)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