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蚕豆农艺性状的SSR标记关联分析

2022-03-20分类号:S643.6

【作者】刘玉玲  张红岩  韩雪梅  周仙莉  侯万伟  
【部门】青海大学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农业农村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青海科学观测实验站  国家作物种质复份库  
【摘要】【目的】寻找与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挖掘农艺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与种质。【方法】以321份蚕豆种质为供试材料,调查其初荚高度、初荚节位、成荚节数、生殖节数、有效籽粒数、有效分枝、有效荚数、单荚粒数、荚长、荚宽、籽粒面积、籽粒厚、籽粒周长、籽粒长、籽粒宽、株高及百粒重。利用具有显著多态性的76对SSR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在分析群体结构的基础上,采用Tassel 2.1软件的GLM和MLM两种模型对上述17种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10.06%~51.64%,平均值为25.07%,表明供试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76个标记在321份蚕豆中共检测到389个多态性位点,各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12个,变异范围为2~11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1903~0.7766,平均为0.5156,表明所选用的标记多态性较高。利用Structure 2.3.4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可将321份供试材料划分为2个亚群,表明该群体结构相对单一,有利于关联分析。基于GLM模型,共检测到11个与12种农艺性状极显著(P<0.01)关联的标记,单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0.0393~0.1101;基于MLM模型,共检测到8个与8种农艺性状极显著(P<0.01)关联的标记,单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0.0291~0.0897。最后,基于MLM模型分析结果中极显著(P<0.01)关联位点各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共发掘出7个分别对成荚节数、单荚粒数、有效荚数、有效籽粒数、株高、籽粒厚、籽粒长和籽粒周长增效潜力最大的优异等位变异,并由此筛选出7份优良种质。【结论】通过关联分析挖掘了多个与蚕豆农艺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位以及优异种质,为蚕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以及亲本材料的选配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蚕豆  SSR标记  农艺性状  关联分析
【基金】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2021-ZJ-74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8-G0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001302)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