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中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基于投资业务引致系统性风险的视角
2021-12-20分类号:F832.3;F842.3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金融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监管需多方协调以及多种政策配合,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聚焦风险来源和生成的必要条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揭示投资业务引致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制与演变过程,深入剖析了该过程中系统性风险生成的必要条件。其次,梳理了现有常用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并从抑制必要条件的角度分析了其产生作用的机理。采用类似压力测试的方法,模拟初始负向冲击发生、资产价格下降后的影响来评估系统性风险。利用共同资产持有模型,比较分析了在不同政策工具作用下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提高资本要求是最优方法,但杠杆限制显得过于生硬激烈,对系统重要性机构征收额外资本和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相对较好。同业间风险敞口约束和流动性要求也具有一定的监管效果,但相对略弱。诸多政策工具的监管效果方向一致,同时施行时不会相互抵消,反而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监管 投资业务 宏观审慎政策 系统性风险
【基金】上海哲学社科项目“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根源、传递与影响”(项目编号:2018BJB009)的支持
【所属期刊栏目】保险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