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民、假民、赋民:论西汉时期的减贫政策
2021-12-15分类号:F129;K234.1
【部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摘要】贫困问题一直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西汉时期,为了维持政治统治,统治者实施"道民""假民""赋民"之策,扶持贫民开展正常的生产生活,实施了互为补充的减贫政策体系:朝廷与地方立身引导,促进"道民以防贫"的形成,奠定了减贫政策基础;假贷贫民生活生产物资,推动"假民以扶贫"的产生,形成了减贫政策支柱;给予贫民基本的生存资料,促使"赋民以济贫"的发展,补充了减贫政策措施。作为早期保生存的民生建设之策,西汉时期的这些政策措施蕴含着传统社会民生治理的基因,对当下开展脱贫攻坚以提升和保障民生水平事业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西汉时期 道民 假民 赋民 减贫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研究”(批准号:18JZ043)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