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常用渔药及水体pH对生物质炭填料系统脱氮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021-12-06分类号:X714

【作者】江昊飞  李慷  石文智  车轩  刘兴国  鲁强  巴旭冰  刘利平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摘要】生物质炭膜架作为一种新型填料,具有较高的单位比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膜的形成,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具有广阔前景。然而,养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和渔药的使用,对生物质炭膜架处理污水能力的影响尚不明确。实验设置了不同pH(E1:6.5、E2:7.5和E3:8.5)和常用渔药(F1:氟苯尼考,6 mg/L;F2:土霉素,20 mg/L)处理组,研究生物质炭填料系统去除氨氮效率及其附着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均为最高;(2)E1、E2、E3组降氨氮速率分别为0.247、0.249、0.305 mg/(L·h),均低于对照组(pH=8.2):0.323 mg/(L·h);低pH条件下硝化螺旋菌的相对含量略有降低,而脱氮硫杆菌相对含量没有显著差异。(3)F1、F2组降氨氮速率一致,均为0.172 mg/(L·h),低于对照组0.323 mg/(L·h);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硝化螺旋杆菌与脱氮硫杆菌相对含量无显著变化,推测氟苯尼考和土霉素抑制了菌的活性,致使氨氮降解速率下降。研究表明,弱碱性水体有助于提高生物质炭填料净化水质能力,而氟苯尼考或土霉素的使用会影响生物膜上脱氮微生物的群落丰度和活力并抑制降氨氮能力。因此,使用抗生素类渔药治疗时,应结合其它水质调节措施来控制养殖水体的氨氮含量,最大化发挥生物质填料的净化养殖尾水效果。
【关键词】生物质炭填料  pH值  渔药  微生物群落结构  尾水处理
【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创字(2018)第2-12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课题(2019YFD0900303)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