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母源免疫处理草鱼母本及其子代5种免疫因子含量的周年变化规律
2021-12-24分类号:S917.4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特色水产资源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探究草鱼母源免疫因子传递特性,实验借助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别检测分析了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弱毒疫苗免疫草鱼母本及其子代(即母源免疫子代)早期胚胎阶段至1龄期间5种免疫因子(IgM、C3、LZM、MBL和Bf)蛋白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周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草鱼母本经GCRV弱毒疫苗免疫后,血液中5种免疫因子蛋白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在产卵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倍以上,至免疫后第11个月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母源免疫子代发育至水花(4 d)时,IgM、C3、MBL和Bf的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发育至乌仔(15 d)时,IgM、C3和Bf的蛋白活性水平均略高于对照组;发育至5~11月龄时,5种免疫因子在肝脏、脾脏、肾脏和头肾等免疫器官中仍存在高表达。研究表明,GCRV弱毒疫苗促使母源免疫因子在亲本和子代体内富集表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最长可维持至11个月,为实际生产中草鱼母本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草鱼 草鱼呼肠孤病毒 母源免疫因子 早期发育 时效性 保护效果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5-48);;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A243)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