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再生产的时空逻辑——基于北碚乡村建设的理论分析
2021-12-15分类号:D422.6;F327
【部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如何重新定义地方性,催生传统乡土社会的地方特征结合现代性因素进行创造性转换,甚至创新地方意义系统和社会认同,是乡村振兴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民国时期北碚的乡村建设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的时空逻辑分析乡村建设进程中的地方性再生产。研究发现,组织强化和环境建设在空间上重构了北碚的地域结构,集团生活及媒介载体在时间上重构了北碚的集体记忆。其中,高内聚和高效率的组织核心是地方性再生的动力机制,源于集团生活的交往记忆是重建地方认同的关键要素,发展文化记忆的媒介载体是再造地方想象的主要方法。这对当前我国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关键词】乡村建设 地方性 再生产 北碚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