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的联动机制识别与传导网络构建
2021-12-01分类号:F127
【部门】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域观视角下的经济增长传递机制与增长协调性是近年来经济增长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议题。本文使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配合修正的C-M相关指数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顺序和相依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从大地理分区来看,中国整体增长已实现东部率先引领、全国仿射三区的新型雁阵结构,这说明全国增长版图已初步实现互联互通;第二,就更加细化的城市群而言,增长的传递机制明显复杂,既包括京津冀鲁城市群内的类雁阵传递,又包括珠三角城市群内的线性链条传递,同时也有中部和远西部城市群内几乎不存在传导网络的局面,这说明不平衡不充分和不连通的发展仍广泛存在于小型城市群之间。第三,就各大地理分区和城市群内的增长相依性而言,区域协同是各地增长关联机制的主基调。2013年后各大分区内的增长协同性显著上升,这说明城市群内的增长协同性有了实质性提高。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 增长传递 增长协同 非线性Granger检验 修正的C-M指数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态势;收敛特征与经济政策调控机制研究(20FJYB007)”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