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黄河流域城市发展质量评价与空间联系网络特征

2021-12-26分类号:F299.27

【作者】李梦程  王成新  刘海猛  王瑞莉  于尚坤  
【部门】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黄河流域城市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黄河流域90个市(州、盟)为研究区,通过修正引力模型,测度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流域尺度剖析城市空间联系"点—线—群"的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城市空间联系网络密度较低,越往下游联系网络越密集,全流域的联动效应不足;中上游城市联系网络的关联度较低,网络可达性较差。(2)省会城市点入度高于点出度,在网络中城市吸引力强于辐射力;兰州、西安、郑州分别为上、中、下游联系网络的控制核心;银川、西安、郑州分别能在上、中、下游城市联系中迅速与其他城市产生联系,在城市联系的要素传递上较便捷。(3)一级网络关联线以郑州、西安、济南为核心,吸引或辐射邻近城市;二级网络关联线形成以郑州、济南、青岛、太原四大都市圈为核心的联系网络;三级网络关联线初步构建起全流域的联系网络框架;四级网络关联线形成了核心—边缘式的全流域城市联系网络格局。(4)黄河流域城市空间联系网络中4个板块内部存在显著的"俱乐部"集聚效应,但板块间的关联关系未构建起完整的要素传递路径。
【关键词】城市空间联系网络  区域协调发展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黄河流域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JY0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7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9MD043)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