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约束下的并购:代理问题、谨慎投资还是传递信号?
2022-01-31分类号:F832.51;F275;F271
【部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企业研究院
【摘要】本文采用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探讨面临融资约束企业进行并购的动因,并且在现有研究的代理理论、谨慎投资假说之外,提出了信号传递假设,以检验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主并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高,其短期并购绩效越好、长期并购绩效越差,说明融资约束下的企业并购更适合用信号传递理论来解释。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述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以现金支付的并购事件中更加显著;信号的积极效应大概会持续14个月,之后逐渐减弱并在第29个月后呈现负面影响。本研究认为,应当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减少对民营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额外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才能为企业长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融资约束 并购 代理理论 谨慎投资 信号传递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2132010)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