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素养本位的教育:为何及何为

2022-03-28分类号:G40

【作者】岳欣云  董宏建  
【部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摘要】核心素养的落实,是通过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在理论界虽然未形成定论,但在教育实践领域都有一定的体现,其典型表现便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综合课程的实施以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课程的引进。但一般素养与学科素养的表述遵循着不同的思维路径,存在转化上的困难;同时,素养培养并不凝固于具体的内容载体,综合课程与素养培养也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对于核心素养的落实,不能仅从课程本身寻找依据,而要从其出发点即素养本位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谈起。素养本位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和谐、有灵魂、主动发展的“完整人”。“完整人”在宽度上要知、情、意和谐,在长度上要主动可持续发展,在深度上要突破知识技能的积累,转识成智、涵养生命。“完整人”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活动方式的转型来实现。因此,我们需要提升教育活动的态度品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真诚热爱;深化教育活动的智性品质,形成学生活跃的智慧;强化教育活动的化育品质,使学生知行结合、入心为行、内化成人。
【关键词】素养  素养本位的教育  完整人
【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22年度社科计划重点项目“核心素养背景下北京市小学教师‘教研胜任力’提升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SZ202210028017)的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