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G20缓债实施受阻的原因探析:新旧债权国竞争抑或国际资本市场约束

2022-02-26分类号:F831;F811

【作者】王钊  冯凯  
【部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所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二十国集团(G20)提出暂缓73个最贫困国家双边主权债务本息偿还以帮助其应对次生债务困境;但直至2021年12月G20缓债期结束,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潜在受惠国不接受该框架。为什么最贫困国家会拒绝国际减债?传统解释局限于新旧债权国二分范式。本文提出,除新兴债权国崛起之外,20世纪80年代后南北主权债务关系还有两大结构性变化:减债与国际援助相结合、主权债务证券化。最贫困国家在西方减债援助等推动下已开始通过发行主权债券进行发展融资,此时接受G20缓债可能会触发信用评级下降,对后续发债融资成本甚至国际资本市场准入资格带来负面影响。理解国际资本市场对政府间减债的约束效应,对中国在后疫情时期推动新旧债权国协调,甚至是全球债务治理的结构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G20缓债倡议  南北债务关系  全球债务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发展融资创新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债务可持续性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CGJ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研究”(项目编号:20AZD1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与南南合作背景下的中非产能合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ZDA063)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经济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