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发展:国际经验、减排效应与金融支持——基于成都的案例分析
2022-01-11分类号:F324;F49;F832.4;X322
【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摘要】全球粮食体系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34%。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数字农业基于数字信息技术及管理模式运用,为高碳农业向低碳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现方式。成都R农业公司通过数字科技手段,形成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数字化融合的数字农业发展模式,产生明显成效:一是通过减少化肥农药投入、降低生产运输环节能源消耗等方式,每年可实现直接二氧化碳减排约3166吨;二是投入减少及交易流程简化带来成本下降,农户经济效益提升约8%;三是数字农业技术运用形成大量的农户生产和交易数据,可以为农户增信并实现对传统抵质押品的替代,缓解长期困扰农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和缺乏合格抵押物问题。数字农业模式下的融资方式说明,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不仅必要,而且大有可为。
【关键词】数字农业 农业碳排放 温室气体减排 绿色金融 数字金融 智慧农业 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
【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疫后时代数字经济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机制与检验”(编号:2020LY086)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金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