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选择还是被动分配:导师选择模式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调节作用
2022-03-17分类号:G643
【部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选择导师是导学关系缔结的开端,是博士生学业进展的关键一步,在导师指导和博士生科研绩效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导师选择模式的博士生在导师指导质量、指导形式、指导频次以及博士生科研绩效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相较于被动分配导师,主动选择导师的情形下,导师指导频次、指导质量、指导形式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考虑到学科差异后,理工科博士生中,导师选择模式在导师指导质量、指导频次、指导形式与博士生科研绩效间均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人文社科博士生中,调节作用不显著。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科研绩效,培养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导师选择的重要性,赋予博士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导师分配要尊重学科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导师选择模式 导师指导 科研绩效 调节作用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青年资助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及提升路径研究”(ND210314);;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国家青年项目“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高校工学博士培养与产业界需求之间的调适研究”(CIA200272)的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高教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