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特征、民主治理对村级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IAD框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2021-12-27分类号:F320;D422.6
【部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借助IAD理论框架,将村庄特征分为物质属性、共同体属性、规则三个维度,基于CLDS2016数据,用熵权TOPSIS法对村级公共品整体供给水平、供给结构分别进行量化,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村庄特征、民主治理对村级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内宗族异质性越低、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规模越大、人均农业用地面积越多,越有利于村级公共品整体供给,也有利于村级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人口规模越大、村庄距离县城越远,越有利于村级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行政村中自然村数量对村级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产生负向影响;民主治理更有利于村级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且在村内平均受教育水平、村庄人口规模影响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
【关键词】村庄特征 民主治理 IAD框架 公共品供给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GL023);;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QNGL5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SWU18094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团队项目(SWU1709115)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