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刨花楠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分形维数的影响

2022-01-17分类号:S792.24;S714.2

【作者】彭家顺  雷开敏  郭晓敏  牛德奎  刘晓君  兰龙焱  
【部门】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刨花楠种植模式对土壤分形维数和可蚀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刨花楠复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婺源生态林场近自然恢复条件下2年生刨花楠纯林(A)、2年生刨花楠-8年生杉木混交林(B)、8年生刨花楠-8年生杉木混交林(C)、8年生刨花楠-8年生湿地松混交林(D)和8年生刨花楠纯林(E)5种刨花楠种植模式,各模式3个重复,共15块样地,进行了野外调查取样,分析不同刨花楠种植模式下土壤分形维数和可蚀性以及理化性质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种植模式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5.77~42.50、0.85~2.01、0.69~1.38和7.84~10.17 g/kg。综合来看,B模式土壤的养分状况较其他模式更加优良。土壤分形维数与砂粒、黏粒、全氮以及全磷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 0.05),说明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的分形维数逐渐增大。【结论】刨花楠混交林并不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种植年限和土壤机械组成对土壤分形维数影响较显著,但土壤可蚀性大小仅与机械组成有关;土壤分形维数和可蚀性均能较好地指征土壤理化性质。
【关键词】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分形维数  土壤可蚀性  种植模式  刨花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233)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