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环境质量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2022-01-25分类号:X24;F592.7
【部门】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摘要】引导游客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是解决在大众旅游背景下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是近年来旅游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虽然目前的研究成果丰富且意义深远,但景区环境质量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却鲜有关注。文章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一个可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景区环境质量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武夷山风景名胜区361名游客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阶层回归分析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质量对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系数为0.32;(2)环境质量通过环境责任感间接影响亲环境行为,间接影响系数为0.22,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即环境责任感在环境质量和亲环境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群体效能不仅在环境质量与环境责任感之间及环境质量与亲环境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同时还能够进一步调节环境质量通过环境责任感对亲环境行为的间接影响,当群体效能水平较高时,环境责任感的中介效应会被加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一是要努力维护和提升景区的环境质量,作为游客行为管理的基础;二是培育游客的环境责任感意识;三是要重视营造亲环境行为氛围。
【关键词】环境质量 亲环境行为 环境责任感 群体效能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约服务下顾客感恩表达的形成路径与效应机制研究”(编号:FJ2021B155);;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旅游地环境情境下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与引导政策研究”(编号:JAS20566);; 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认知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编号:DFJTBDRI2020101)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