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河流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响应的初步分析
2021-12-15分类号:F301.2;X52
【部门】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常州分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以2018年常州市50个水质监测断面的5个水质指标(NH_3-N、COD_(Mn)、BOD_5、TN和TP)为基础数据,利用SPERAMAN、RDA等多种数学统计方法,从不同地形(丘陵和平原)和不同空间尺度的河流滨岸带缓冲区(25、50、200、500和1 000 m)探究水质指标对滨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以期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建议。结果显示:(1)丘陵区水质指标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更强。丘陵区在25和200 m缓冲带上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指标的解释度较高,而平原区在50 m缓冲带上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指标的解释度较高;(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指标的影响不同。林地、园地和水质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耕地、住宅用地和水质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研究表明,在面向水质目标的水环境管理中,丘陵区应注重优化距离滨岸带200 m范围以内的土地利用类型,而平原区至少在距离滨岸带50 m以内要加强对土地利用类型的控制。
【关键词】滨岸带 土地利用 水质指标 统计分析 常州市
【基金】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XDA23020201);; 江苏水利科技项目(2019025,2020042,2020032)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