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异特征与驱动因素
2022-03-24分类号:F327
【部门】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全面小康建设研究院
【摘要】基于2000—2019年中国209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测算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检验模型变量与无效率项来确定生产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的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总体呈现出“涨跌互现”的波动情形且波动较为剧烈,“十一五”规划以来呈现出逐年下降并趋于稳定的态势;(2)虽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但增长速度与变化幅度体现出不同地区间的农业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3)全要素生产率的四重分解结果显示,技术变化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空间巨大。据此提出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另一方面,在引导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激励土地流转的具体措施,以实现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随机前沿法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西部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机制研究”(21JZD02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