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面与哈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帛礼”认同与民俗实践
2022-03-08分类号:K892.26
【部门】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被面"与"哈达"是我国民俗生活中常见的礼仪用品,蕴含着我国早期的桑蚕信仰与丝帛礼制,由此衍生的"献帛之礼"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文化逻辑。从"搭被面"和"献哈达"这两种常见的献帛民俗入手,分析早期丝帛信仰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俗认同与民俗传承,可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中,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符号之一的丝帛,承载着价值认同、文化互惠及关系调适等功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礼制延承的符号载体。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丝帛礼制 价值认同 民俗实践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楼兰地区史前遗存的多学科研究”(17AKG002);; 四川省社科院神话研究院一般项目“物的记忆:考古器物的神话学阐释”(2020SHYB13)阶段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