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陆海统筹的南通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2022-02-25分类号:F301.2
【部门】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摘要】以陆海统筹视角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对于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利用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建立陆海一体的开发适宜性评价分类方案;基于短板效应,构建并计算两级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长板效应,叠置二级评价得分,获得一级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结论表明:(1)叠置二级评价结果后,海域建设适宜及农业适宜结果得到修正,总体二者高适宜区及低适宜区未发生明显变化,一般及较高适宜区变化较多。(2)短板效应理论确保了刚性管控线划定的区域适宜性得分不变,从而落实底线区域优先保护原则;长板效应对一级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中一般适宜区与较高适宜区影响明显;(3)城镇、农业及生态空间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17%、58.56%及18.27%,城镇空间形成3个陆海联动核心及2个内陆城市组团,农业空间集聚效应显著,生态空间成网状发展。构建二级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能够进一步厘清陆海可开发模式,贴近区域实际发展情况,提高3类空间划定精准度。
【关键词】国土空间 适宜性评价 陆海统筹 评价体系分类 陆海交互区 协调 南通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30751;41871083);; 江苏省海洋科技创新专项(HY2018-3)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