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属DUS测试中数量性状的测量方法研究
2021-12-31分类号:S682.19
【部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上海)分中心 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为了减小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DUS)测试中的数量性状观测误差,提高测量精度,本研究以种植于上海的30个萱草品种为试材,比对了定植时间、测量时期和观测部位对DUS测试数量性状的影响,分析了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探讨了通过其它性状推测花直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定植时间主要影响叶丛、叶片和花葶3个部位的数量性状;移栽会影响其性状表达,第2个生长季叶丛高度和直径、叶片长度和宽度、花葶长度和粗度及花数量均明显大于第1个生长季观测值,大部分性状第3个生长季观测值均等于或小于第2个生长季的观测值;随着花序向上开放,花葶长度、花葶粗度和花数量基本无显著差异,其余5个性状不断变小;叶相关数量性状在营养生长期与盛花期测量无显著差异;所有数量性状与2~11个其他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3个数量性状就能区分所收集的30个品种;通过外花被片长度和花型可以推测花直径。综上,萱草DUS测试需在休眠根状茎定植后的第2个生长季进行观测,前3朵正常开放的花均可为观测对象,叶相关性状可以改在盛花期测量,该结果可为萓草属数量性状的准确采集提供参考。
【关键词】萱草属 数量性状 测试时期 花着生位置
【基金】农业农村部2019年度品种资源保护项目(11182130135405225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