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与区域发展

2022-02-15分类号:F129;F329;K258

【作者】张艺英  宋健  
【部门】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乡村建设作为应对国内外危机及回应“三农”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实践,一直内嵌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而如何构建支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理论并充分诠释其话语体系,需要深化对历史时期乡村建设的认识。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用于乡村建设的资源来源的角度,将该时期的乡村建设实践分为四种路径,分别为利用农业剩余、工业剩余、组织化收益和外部援助来开展乡村建设并促进区域发展的方式。通过对这四种路径的分析,提出构建符合在地条件的“区域社会经济体系”,不仅是民国时期也是当代“乡村建设行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乡村建设  区域发展  在地化  资源获取
【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研究”(21ZDA05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