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应用脱叶催熟剂对后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22-03-15分类号:S512.1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化控研究中心/植物生长调节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扬州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摘要】为探究麦后直播棉生产中应用脱叶催熟剂对后茬小麦出苗、苗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在盆栽条件下,土壤添加不同浓度的‘噻苯隆’后,测定小麦出苗及苗期生长指标;在田间条件下应用不同浓度的‘噻苯隆’与‘乙烯利’混用进行棉花脱叶催熟,并测定后茬小麦出苗率、苗期生长指标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噻苯隆’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9d,土壤添加低剂量(0.66~66.00g/hm~2)的‘噻苯隆’对小麦出苗、苗期株高、根系形态、物质积累及分配无显著影响,但添加高剂量(132.00~135.00g/hm~2)的‘噻苯隆’显著降低小麦出苗率、株高、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干重。棉田混用450~900g/hm~(2 )50%的‘噻苯隆’和1 725~4 500mL/hm~(2 )40%的‘乙烯利’对后茬小麦出苗率无显著影响,但用量增至1 200g/hm~(2 )50%的‘噻苯隆’和9 000mL/hm~(2 )40%的‘乙烯利’可使后茬小麦出苗率下降18.7%;450~600g/hm~(2 )50%的‘噻苯隆’和1 725~4 500mL/hm~(2 )40%的‘乙烯利’混用对后茬小麦2叶期的株高无显著影响,但可使根长降低35%~43%。450~600g/hm~(2 )50%的‘噻苯隆’和2 250~3 000mL/hm~(2 )40%的‘乙烯利’混用不影响后茬小麦产量,但600g/hm~(2 )50%的‘噻苯隆’和4 500mL/hm~(2 )40%的‘乙烯利’混用可使后茬小麦千粒重和产量分别下降11%和22%。棉花应用较低剂量脱叶催熟剂(450g/hm~(2 )50%的‘噻苯隆’+1 725mL/hm~(2 )40%的‘乙烯利’)的脱叶催熟效果可以达到机采要求,而且后茬小麦与对照相比,出苗率和产量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麦后直播棉 脱叶催熟 噻苯隆 残留 小麦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300);;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5-1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