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产学研合作的网络演化及其空间特征
2021-12-10分类号:G255.53;F124.3
【部门】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南大学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摘要】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申请专利数据,运用Pajek和ArcGIS等分析工具,探究1985—2017年河南省产学研合作的空间特征及其网络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河南省产学研合作关系较少且松散,尚未形成长期且稳定的合作联系,合作以公司企业和高等院校的双方互动为主,三方合作比较稀少。(2)河南省产学研合作网络处于初级发展水平,整体联系的紧密程度不高且核心-边缘结构突出,高等院校在网络中占据重要位置,公司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有待进一步发挥,郑州、洛阳等少数地市在网络中的贡献度和控制度较高,周口、驻马店等多数地市的影响相对较弱。(3)河南省产学研合作关系的空间分异特征鲜明,本地合作主要集中在郑州、新乡和洛阳等省内本地知识生产能力较强的城市,跨省域合作主要是与北京、武汉、徐州和西安等具有人才、资金和技术优势城市的合作。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网络结构 空间特征 社会网络分析 河南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22);;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1IRTSTHN008);;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HNYJS2016KC24)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