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建党百年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动态演进与逻辑

2021-12-23分类号:F321.1

【作者】徐亚东  
【部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大历史观",在梳理农地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分析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这有助于党和国家判断并顺应历史潮流,制定科学有效的农地政策。研究发现,第一,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经历了5次农地制度变迁,分别是由"国家公有、农民经营"向"农民私有、农民经营"、向"地主所有、租赁经营"、向"农民私有、农民经营"、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向"集体所有、农民经营"转变;本文构建"国内国际环境与农地制度调整变迁"理论分析框架,解释了中国农地制度百年变迁史。第二,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表明,每次农地制度变迁都伴随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以及党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第三,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实践逻辑表明,农地制度调整是党和国家在推进农地制度变迁时,结合国内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制度实施过程中经验总结对农地制度进行的修正。第四,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表明,党和国家在推进农地制度变迁和调整过程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中国农村实践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百年  农地制度变迁  逻辑  大历史观
【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路径与政策研究”(编号:21AZD03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形势下提升中国粮食产业战略竞争力的重点方略与路径选择研究”(编号:20AGL023);; 重庆市教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研究阐释专项课题“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研究”(编号:19SKZDZX04)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